我所博士研究生赴北川地震遺址開展考察學習實踐
發布時間: 2025-11-19 點擊數量:969為深入探究地震災害對建筑的影響,全面了解災后重建發展現狀,深刻體悟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意義,切實推進實踐育人落地見效,根據培養計劃,11月14日至17日,我所組織2024級博士研究生赴北川開展地震遺址考察學習實踐活動。
為使實踐活動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,出發前,孫柏濤研究員作《汶川地震結構震害》專題講座,為大家筑牢理論基礎。在地震遺址,專家孫柏濤研究員聚焦砌體結構、框架結構等各類建筑的震害特征與成因,深入剖析地質災害形成機理,讓抽象的震害知識與實物場景深度契合;溫瑞智研究員系統講解強震動觀測理論,帶隊考察北川地震預警站、流體觀測臺及沙壩斷層,詳細介紹臺站觀測原理、運行模式、數據處理方法及沙壩斷層的形成背景;曲哲研究員圍繞地震力對建筑的作用機制展開解讀,闡明不同結構形式、建筑材料與建筑抗震性能的關聯,著重強調抗震設計在防災減災中的核心價值。
在5?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,講解員通過生動的場景還原與細節講述,帶領大家感受災難面前人民群眾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,深刻領會“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,不畏艱險、百折不撓,以人為本、尊重科學”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。隨后,紀念館抗震救災精神宣講團楊孟昀同志作《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》專題宣講報告,進一步升華了此次實踐活動的精神內涵、價值認知與實踐意義,讓考察實踐從知識積累、實地感悟切實轉化為精神傳承與奮進擔當的內生動力。